分类:资讯大全时间:2009.07.10
元华
元彬
胡金铨
从邵氏经典武侠片到1982年张鑫焱导演的《少林寺》、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等影片所取得的不俗的票房业绩,到好莱坞近年来不断推出有武侠动作元素的影片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说武侠电影蕴涵巨大的商业前景,无论从本土出发还是着眼于世界范围,武侠电影更可能实现中国电影的商业价值。在好莱坞电影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影坛,中国的武侠片和印度的歌舞片是少有的几个在漫长的影像历史脉流中仍能凭借自己独立的精神品格和特有的影像风格在世界影坛占有一席之地的电影。就像奥斯卡评委马克•拜尔斯曾说:武侠电影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从《骇客帝国》、《杀死比尔》、《功夫之王》、《木乃伊3》、《功夫熊猫》中的动作元素展现;到美国、德国相继培养自己的动作导演,我们可以扑捉中国武侠电影对世界电影的深刻影响。
几乎所有的电影行当都如同电影本身,是自国外逐渐传入的;只有动作导演是中国人首创的,如果没有袁和平实现《卧虎藏龙》中的飞檐走壁,没有程小东创造《英雄》中的凌波微步,没有江道海再现《天下无贼》中的微妙视觉奇观,我们很难想想这些电影将以怎样的样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些影片也很难取得现在的票房成绩。目前在香港和台湾都有为动作导演专门设立的奖项,但是作为武侠电影的发源地,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武术指导的相应奖项设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对于这批可敬可爱的用汗水、乃至鲜血,甚至会在关键时刻不惜以生命换取理想的电影人,对于这批在世界范畴内奏响了中国武侠电影乐章的电影人,理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与敬意。
《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集中展现了各个时期武侠电影人的创作历程,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获悉86岁高龄的何梦华老先生于2009年5月19日在香港与世长辞。对何梦华先生的采访成为这位为邵氏谱写出经典武侠电影立下过汗马功劳、鉴证了邵氏起落的电影人,生前最后的采访记录。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可以使对武侠电影人的客观记录得以留存,使中国武侠电影的精神得以传承,那么无论付出怎样的汗水与艰辛都是值得的。
从《卧虎藏龙》、《功夫》到《功夫之王》、《功夫熊猫》,在这些影像风格的流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电影在以电影的方式实现着中西文化的互渗与交流。武侠电影在拥有实现高额票房可能性的同时,更在世界范畴内,实现了传统侠义精神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穿越。武侠电影可以在更为感性的层面向西方观众传播我们的文化精神、展现我们的民族性格,它是我们拥有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它在弘扬武侠精神的同时又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影像载体,画面上的武舞会在文化疆界之外为所有影像前的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愉悦,这种基于影像自身的美感带给观众的心灵体悟具有指向人类终极价值的生命张力。